把三国演义和正史分清楚金牛财富,才能明白陈宫是什么人,陈宫在三国演义和历史中的形象完全是不同的,给了很多人误导。
三国演义中的陈宫是为国为民的正义之士,营救曹操是因为曹操刺杀国贼董卓,陈宫宁愿弃官也要跟随曹操,后来离开是因为曹操太过残暴,屠杀吕伯奢一家,三国演义中的陈宫,处处显露出正义感,这些都是虚构的,历史上不存在。
历史上的陈宫是兖州人,曹操当时担任兖州下面的东郡太守,两人因此相识。
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军作战时,战死沙场,曹操率军击败百万青州黄巾军,陈宫游说兖州别驾、治中等官员,请求让曹操担任兖州刺史,最终得以成功。
陈宫在兖州是有一定地位与影响力的,后来陈宫背叛曹操时,整个兖州除三个城池之外,全部响应,就说明陈宫在兖州不一般,史书上没有说陈宫的出身,但他大概率出身于兖州士族。
曹操担任兖州刺史之后,没有奖赏陈宫的功劳,史书没有记载。
曹操
两年之后,曹操东征徐州陶谦,陈宫就联合陈留太守张邈、张邈之弟广陵太守张超、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发动叛乱,还把吕布迎来,共同对抗曹操。
陈宫反叛的时候,整个兖州七十多座城池,只有鄄城、范、东阿三座县城还忠于曹操,其余全部跟随陈宫一起反叛曹操。
可见曹操在兖州完全不得人心。
陈宫为什么要反叛曹操?
主要原因是曹操打压兖州士族,不愿意与兖州士族共享权力。
曹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是个导火索,边让是与孔融齐名的大才子。
《后汉书 文苑列传》:恃才气,不屈曹操,多轻侮之言。建安中,其乡人有构让于操,操告郡就杀之。
边让有才能,不愿意屈服于曹操,屡次发表轻蔑侮辱曹操的言论。建安年间,边让的同乡人向曹操诬告边让,曹操命令郡守就地诛杀了边让。
当时很多名士看不起曹操,出身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袁忠担任沛国相时,曾试图用法律制裁曹操。沛国名士桓邵也轻视曹操。
后来曹操任兖州牧时,陈留郡名士边让的言论多次冒犯曹操,曹操便诛杀边让并夷灭其家族,袁忠、桓邵得知后逃往交州避难,曹操派遣使者命令交趾太守士燮将二人家族全部诛杀。桓邵被捕后在庭院中叩首谢罪,曹操冷笑道:跪下就能免死吗?随即下令处决他。
陈宫与吕伯奢
这就是曹操对待名士的手段,哪怕你跑到天涯海角,只要曹操愿意,一样要追杀你。
名士看不起曹操还有个原因,就是曹操养祖父曹腾是个宦官,当时的名士非常怨恨宦官,因为宦官与皇帝搞出了两次党锢之祸,以结党为名,禁止部分名士终生参政。
名士如果不能从政,很大世家大族就要没落,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,所以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,并且得到了部分名士的支持。
正因为如此,世家大族看不起曹操。曹操也不在乎,但凡有冒犯他的,曹操就是杀,曹操一生杀了多少名士金牛财富,包括但不限于:周不疑、边让、袁忠、桓邵、陈宫、孔融、审配、沮授、许攸、崔琰、杨修。
曹操杀这些多名士的目的是什么?
你以为是这些名士侮辱曹操,看不起曹操?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原因,深层次的原因就是:东汉末年地方政治基本上是世家大族主导的。
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刘表,好多人认为刘表单骑入荆州,平定荆州七郡,很厉害,其实这跟刘表厉不厉害没有关系,而是刘表选择跟当地士族合作并共享权力,出让部分利益,让蒯氏、蔡氏等当地豪强家族为他平定荆州。
这些豪强家族实力很强,有人,有钱,有地,有势,又是地头蛇,依靠他们强大的实力平定的荆州,否则靠刘表一个孤家寡人能平定荆州七郡?不要太天真了。
曹操一直打压士族
刘表选择跟世家大族合作,因此荆州政治受制于世家大族,刘表在世时,双方表面尚能过得去,刘表一去世,这些大家族就逼着接班人刘琮投降,刘琮有权力说不吗?没有,只能乖乖听话。
刘琮要是敢不听话,就会被废除荆州之主的位置。
这是荆州,再举一个徐州的例子,陈登、陈珪父子是徐州世家大族,不管是谁主政徐州,都要跟他的家族合作,陶谦主政时,陈登支持陶谦,刘备主政时,陈登支持刘备,吕布主政时,陈登又投靠吕布,后来陈登又出卖吕布投靠曹操。
陈登这么做,其实是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,不管谁当政徐州,都要保证陈登家族的利益,否则陈登就要反叛,像陈登这样的大家族是没有忠心可言的,他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本家族的利益。
这种情况在东汉末年是普遍情况,世家大族垄断了地方上的经济、政治、用人、舆论,他们利用错综复杂的联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,形成一种家家相卫的局面,甚至为了家族利益能跟政府对抗,他们的实力并不亚于政府。
这就是陈宫叛乱的原因,曹操不是刘表,不会出让利益来拉拢士族,相反,曹操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,反而会打压士族。
曹操不是兖州人,即使他当上兖州刺史,也没有当地的资源,本地士族因为利益受损集体反抗曹操,这也是几乎整个兖州都要反叛曹操的原因。
陈宫是个怎么样的人?
陈宫是兖州士族的代表人物
答案很简单,他是兖州世家大族的代言人。
政治全是利益,曹操不能满足兖州士族的利益,那么兖州士族就要联合起来造曹操的反。
陈宫这一方虽然声势浩大,但是打仗不行,他们担心打不过曹操,于是把吕布迎过来,这是要利用吕布来对抗曹操,陈宫是把吕布当枪使。
《三国志 张邈传》:宫说邈曰:“今雄杰并起,天下分崩,君以千里之众,当四战之地,抚剑顾眄,亦足以为人豪,而反制于人,不以鄙乎!今州军东征,其处空虚,吕布壮士,善战无前,若权迎之,共牧兖州,观天下形势,俟时事之变通,此亦纵横之一时也。
陈宫劝说张邈共同起兵反抗曹操时,把话说得很清楚了。
陈宫对张邈说:
如今天下豪杰蜂起,局势分崩离析,将军您坐拥千里疆土,身处四面受敌的战略要冲,手握利剑环视四方,本足以称雄一世,却反而受制于人,难道不觉得屈辱吗?眼下兖州大军东征徐州,后方空虚,吕布乃当世猛将,骁勇无敌,若能暂迎其入兖州,共同执掌州政,静观天下大势,伺机灵活应对,这正是纵横捭阖、成就大业的绝佳时机啊。
为什么说陈宫是利用吕布呢?
因为后来发生了陈宫联合郝萌、袁术一起刺杀吕布事件。
《三国志 吕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记》:布问性,言“萌受袁术谋。”“谋者悉谁?”性言“陈宫同谋。”时宫在坐上,面赤,傍人悉觉之。布以宫大将,不问也。
郝萌叛乱时,其部将曹性临阵倒戈,与郝萌对战。郝萌刺伤曹性,曹性砍断郝萌一臂。高顺斩下郝萌首级,用担架抬着曹性送至吕布处。
吕布是陈宫请来对付曹操的工具
曹性亲口对吕布说:陈宫是同谋。
当时陈宫就坐在旁边,听到这话,脸都红了,但是吕布因为陈宫是重要将领,没有追究陈宫的责任。
陈宫都企图谋杀吕布,吕布居然不追究,这事说起来古怪,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明白了,吕布从武关逃出来的时候,身边只有几百人,后来到处流窜,不太可能势力发展壮大的,毕竟没有根据地。
陈宫迎立吕布到兖州,只是利用吕布为将领来对抗曹操,至于下面的兵基本上是兖州人组成的,陈宫又是兖州士族的代表,吕布敢杀陈宫,手下那些兖州人就不可能放过吕布。
吕布有勇无谋,但是不傻,他不敢动陈宫,只能继续与陈宫苟合,一起对抗曹操。
后来刘备联合曹操大破吕布与陈宫,吕布一度都想投降,但是陈宫不愿意投降,一个劲地蛊惑吕布对抗曹操。
整个兖州叛乱,陈宫是幕后主谋,差一点就断送了曹操的前途与事业,曹操一度想放弃,但还是坚持下来了,这一叛乱事件对曹操影响非常大,以曹操的脾气与手段,他不可能饶过陈宫,陈宫知道曹操是个狠毒的人,与其投降受死,不如对抗到底。
与陈宫一起反叛曹操的张邈,曾经是曹操是可以托付家人性拿人,曹操曾经对张邈是多么的信任,但是张邈还是背叛,曹操把张邈整个家族全部灭了,这就是曹操对待叛将的手段。
陈宫差一点就毁了曹操的事业,曹操不可能放过陈宫
陈宫被俘虏之后,表面上曹操拿陈宫家人的性命威胁他,实际上是曹操想让陈宫主动寻死,当时的曹操还是兖州刺史,还需要治理兖州,依然需要陈宫手下那帮人兖州,让陈宫自己寻死,能够让兖州人理解曹操。
曹操的内心一定是这么想的:看吧,我想留住陈宫的性命,是他自己要寻找的,与我曹操无关。
身为政治家,曹操是有谋略的,陈宫之死就是以兖州士族代表的死来换取双方的一次合解,曹操善待了陈宫的家属,释放了一定的善意,陈宫手下的那些兖州人从徐州回兖州。
陈宫就是典型的士族代表,跟陈登一样,为了维护士族利益,不惜背叛曹操,甚至为了独占徐州,还想谋杀吕布,吕布在兖州打不过曹操,在徐州一样打不过,留着也没有多大的意义,所以陈宫想杀吕布,但是没有成功。
陈宫可不是什么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,他的行为跟忠义没有半点关系,完全就是为了维护本阶层的利益,这也符合陈宫的定位。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